预”见钢市2023——来自市场一线的观察
2023-02-17 711 行业动态

2022年,在疫情影响持续、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等背景下,世界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在稳增长政策推动下保持了较强韧性。也是在这一年,我国钢材市场均价整体下移,行业利润大幅收缩,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在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稳增长政策中逐步恢复,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将迎来新的调整,钢铁行业的机遇何在?为此,本报邀请了几位长期深耕一线的市场参与者,请其就2023年钢材市场行情进行分析与预测。

undefined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钢市整体行情将好于2022年

 ❒王国清

2022年,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推动下,我国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水平,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恢复性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弱势运行对下游行业用钢需求造成拖累,钢铁行业受此影响较为明显。具体来看,价格方面,钢材均价下移;供给方面,粗钢产量同比继续下降;需求方面,粗钢表观消费量继续下降;库存方面,钢材库存下降速度放缓,年末库存同比下降;成本方面,年均成本有所下降;进出口方面,钢材出口增长,进口大幅回落;利润方面,吨钢利润下降明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3年重点任务,并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放在几项重点任务之首。因此,“扩大内需”被认为是2023年稳增长的核心工作。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将如何运行?

钢产量或继续下降

2022年,钢铁行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超低排放改造,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减排效果。截至2022年9月底,有34家钢企约1.79亿吨产能实现全过程超低排放,有23家钢企约1.29亿吨产能实现部分超低排放。

2023年,钢铁行业将继续推进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三大钢铁改造工程,以及“基石计划”和以推广钢结构住宅为主攻方向的钢铁应用拓展计划两大产业发展计划。随着钢铁行业能效标杆三年行动方案启动,极致能效工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笔者预计,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将降至10.1亿吨左右。

钢材需求将小幅下降

2023年,在稳增长政策的托底下,我国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增长,房地产投资下行趋势有望放缓。笔者预计,2023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9.57亿吨。

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将保持增长。2023年,我国将进一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同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将相继开工。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将继续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预计2023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3.5万亿元左右。

在宏观政策支持下,2023年,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有望保持增长,虽然因2022年基数偏高,增速或将有所回落,但是足以对建筑钢材及相关设备用钢需求产生拉动作用。

房地产投资下行趋势有望放缓。2022年,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松绑”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金融16条”、房企融资“三支箭”等。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房企融资取得新进展,融资环境明显改善。笔者预计,2023年,我国房地产投资下降速度将放缓,与2022年相比将显著改善,这有利于建筑钢材需求恢复。

制造业面临承压风险。从钢铁下游行业的产品产量来看,在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的15项下游产品中,2022年,有9项产品累计产量为负增长,较2021年增加7项。此外,从我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也可以看出,2022年,我国制造业PMI指数及生产指数有8个月在收缩区间运行,新订单指数有10个月在收缩区间运行,新出口订单指数更是持续12个月在收缩区间运行。这反映出我国制造业有所承压,预计2023年我国制造业用钢需求强度将面临减弱压力。

钢材出口或将受到抑制

世界贸易组织此前预测,2023年,全球贸易增速将大幅下降。全球最大的几家投资银行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据世界钢铁协会预计,2023年,全球钢铁需求将恢复性增长1.0%至18.147亿吨。

随着全球钢铁生产恢复,海外钢材供需格局将逐渐平衡,我国钢材出口价格优势或将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我国钢材出口。

当前,全球制造业已显现出明显的下行压力。从我国钢材出口订单指数来看,海外制造业下行压力已经波及我国钢材出口。笔者预计,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将面临下滑压力,预计钢材出口量在60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10%。

钢材成本平台有望下移

2023年,随着我国钢产量继续下降,叠加废钢回收体系完善推动废钢应用比例扩大,铁矿石需求将有所回落。

从供给方面来看,2023年,国际四大矿山铁矿石供应量均有一定增量,其中必和必拓、力拓的铁矿石供应增量分别在300万吨、600万吨左右,FMG的铁矿石供应增量在500万吨左右,淡水河谷的铁矿石供应增量在1000万吨左右。综合来看,预计2023年国际四大矿山铁矿石供应增量在240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2%。此外,印度铁矿石出口关税下调也将增加全球及中国铁矿石资源供给量。国内方面,随着“基石计划”加快推进,国产铁精粉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综合判断,2023年,铁矿石供需格局将趋向宽松,铁矿石价格将进一步下移。笔者预计,2023年,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在110美元/吨左右,同比下跌约8%。

同时,随着焦炭产能进一步释放,叠加钢产量下降导致焦炭需求收缩,焦炭供需格局将趋向宽松,焦炭价格有望下移。笔者预计,2023年,河北唐山二级冶金焦价格均值在2600元/吨左右,同比下跌约10%。

钢材均价同比基本持平

2023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但我国钢材市场行情有望好于2022年。笔者预测,2023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均值在4700元/吨左右。鉴于原燃料成本有望下移,钢铁行业利润将进一步修复。从具体品种来看,2023年,Ⅲ级螺纹钢均价在4500元/吨左右,波动区间在3700元/吨~5000元/吨;热轧卷板均价在4550元/吨左右,波动区间在3600元/吨~4800元/吨。

综合来看,2023年,我国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将好于2022年,钢价整体水平与2022年相比基本相当。

强自律、谋“双控”是永恒主题

❒徐向春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钢铁行业既经历了“钢价不如白菜价”的低迷,也出现过一飞冲天的时刻;前有行业全面亏损,后有轰轰烈烈去产能;既有“互联网+”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又有期、现货市场融合发展。回首这10年,钢材市场运行的逻辑何在?呈现出哪些特点?未来又将如何发展?

近年来钢市运行的几个特点

在笔者看来,近年来,我国钢材市场运行表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2012年—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3%,其中2020年达到这一时期的峰值,其后连续2年下滑。同期,钢材价格震荡波动,在部分时段波动较大,其背后的原因是供给端出了问题。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过剩近4亿吨,叠加当时行业自律意识较差,恶性竞争明显,导致钢材价格螺旋式下降。直到去产能工作展开后,钢材市场才逐渐走出低谷。

undefined

第二,对钢材市场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促进了钢铁供应链重回良性运行状态,通过压减过剩产能,改善供需关系,极大地提升了市场信心,助力钢材价格走出低谷;另一方面净化了市场环境,解决了“地条钢”这一行业顽疾。此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产业政策对市场的政策引导信号进一步增强,成为市场各方密切关注的重要因素。

第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钢铁产能布局普遍紧挨着铁矿、煤矿等资源分布区,在沿海地区相对较少。随着钢铁产能大幅扩张,钢铁产能南北分布不均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以大气污染防治为契机,钢铁行业拉开了调整产能布局的序幕。经过多年来的调整,北方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的比例高位回落,有效改善了我国钢铁产业“北重南轻”的局面。

第四,2005年—2022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呈现典型的“倒V形”走势,其中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量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的24%。2015年以后,我国钢材出口政策不断调整,出口退税下调或取消,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使得国内外钢材价差缩小,我国钢材出口动力有所减弱。其后,“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于降低钢铁行业碳排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认为,未来继续适当减少钢材出口是大势所趋。

第五,以销售环节为切入点,钢铁行业互联网应用兴起。凭借其所使用的大数据、数字化等新技术,互联网平台为钢铁行业打通了生产、流通、终端使用环节,提供了一条解决钢材市场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等痛点的途径。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我国钢材线上交易规模将达到3.29亿吨。

第六,期货交易所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工具,帮助钢企对冲和规避生产经营中的风险。通过期、现联动模式实现抵御风险、稳健经营的目标,是钢材生产与营销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第七,2022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创下近20年来的新低,尽管房地产行业深度下行导致需求锐减,但供应端并未同步做出调整,这是钢企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自律意识,避免重蹈2015年全行业亏损的覆辙?这是当前摆在钢铁行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钢价震荡的主因在供给端

如果用粗钢产量作为衡量市场规模的指标,那么可以看出,近10年来我国钢材市场规模增长空间非常有限,有一定的饱和趋势。与此同时,钢材价格仍剧烈波动。为何在产量规模波动不大的情况下,会产生如此大的价格波动?不妨从以下角度来考虑。

一方面,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钢铁行业的发展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在改革开放的前3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超过10%,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以房地产、汽车为代表的行业出现高增长态势,带动钢材市场规模长达20余年的高速增长。

2000年—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16.5%。2012年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202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放缓至6.6%,钢材需求随之下降。过去10年的粗钢年均增长率显著下降,这也标志着钢材市场规模或许进入饱和期。

另一方面,钢铁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产业,钢材价格也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近10年来,我国钢材价格波动较大,其背后的原因是供给端出了问题。由于需求长期高速增长,钢铁产能过度膨胀。据统计,2015年底,我国粗钢产能接近13亿吨(含“地条钢”),而国内需求仅达8.2亿吨,加上钢材净出口1亿吨,国内外总需求在9亿吨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产能过剩压力,叠加行业自律意识差,钢企仍固守“宁让价格、不让市场”的惯性思维,不愿压减产能,而是进行恶性竞争,一度出现“钢价不如白菜价”的现象。

如果说,经济下行引发的钢材价格向下调整是正常现象,那么产能过剩更是让钢材市场雪上加霜,导致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直到去产能工作展开后才逐渐好转。

钢铁行业必须加强自律

2021年—2022年两年里,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剧烈波动。2021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240.9亿元,同比增长75.5%;2022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65.5亿元,同比下降91.3%。短短两年的变动幅度之剧烈实属罕见。“钢铁行业面临去产能以来最严峻的形势”“如何在‘寒冬’中活下去”等声音不绝于耳。

究其原因,从需求端来看,房地产行业深度下行带来钢材需求面的坍塌。2022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达1205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4%,房地产行业用钢需求降幅明显。然而,钢材供给端并未同步调整。2022年,粗钢产量降幅小于需求降幅,导致市场整体供需失衡。叠加原燃料价格仍处于高位等因素影响,钢企亏损加剧。

诚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一条路,通过减量发展、优化结构,钢企负债情况大幅改善。但由于没有政策性限产的硬约束,由市场主导的产量调节机制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反观与建筑行业相关度较高的水泥行业,2022年,我国水泥行业受房地产行业拖累的程度远大于钢铁行业,盈利情况同样受到了冲击,但依旧好于钢铁行业。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水泥上市公司毛利率远高于钢铁上市公司。原因何在?2022年,水泥行业较为成熟的错峰生产机制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大、范围进一步扩大,执行标准也更加规范。水泥行业灵活的产量调节机制值得钢铁行业借鉴。

在过去的10年里,钢铁行业经历阵痛,脱胎换骨,迎来改革,如今必须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控制产量,这样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经济转型将催生新的需求增量

必须承认,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前各项托底政策主要是为了降低房地产行业“硬着陆”的风险。不少人担心房地产行业下行将造成需求深度下滑,在笔者看来未必如此。这是因为,除了房地产行业之外,我国经济转型有望创造新的钢材需求增量。

一是汽车用钢需求。2022年,我国汽车行业增长速度较快,全年汽车产量、销量分别达到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市场空间仍然广阔。

二是钢结构用钢需求。国家相关部委此前提出,到2030年,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城镇新建建筑中占比要达到40%,而2020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仅达20.5%,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笔者预计,到2025年,我国钢结构用钢需求将达到1.4亿吨,到2030年有望达到2亿吨。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强韧性将支撑钢材需求不会快速滑落。当然,由于需求结构的变化,未来钢材需求的品种差异化特征将更加明显,例如,螺纹钢需求将继续减少,板材、管材、型材、钢结构等品种的需求有望增多。这是市场参与者需要高度关注的方面。

钢市环境的“变”与“不变”

 ❒王建伏

这段时间,笔者通过与一些市场参与者交流发现,他们对2023年钢材市场行情既有期待较高的,也有持谨慎态度的。无论如何,2022年钢材市场表现或许不尽如人意,但2023年总有值得期待的地方。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钢材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是防疫政策的变化。这是最大的变化,并不是说疫情没有了,而是针对疫情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调整优化了。这比市场此前“春节前后放开”“全国两会后放开”等预期早了三四个月,这也是去年末、今年初钢材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二是宏观环境的变化。与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的判断相比,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什么是“整体好转”?在笔者看来,参照2020年、2021年两年GDP平均增长5%来看,2023年GDP至少要增长至6.5%以上,才能算“整体好转”。

三是房地产环境的变化。当前,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政策在“房住不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两者并重,但短期内或许更注重后者。虽然并不确定房地产行业何时能彻底回升,但笔者对“保交楼”政策充满信心,对“保交楼”政策带来的存量需求也充满信心。

在“变”的同时,钢市面临的环境也有“不变”。

一是外部环境依然动荡不安。俄乌冲突的终点在哪里?将以何种方式结束?全球主要经济体是否会陷入衰退?外部环境充满诸如此类的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放缓导致需求不足成为大概率事件。

二是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与2020年前我国钢铁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可以通过下游需求消化不同,这一轮产能过剩是由下游需求收缩导致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实现供需平衡,只能通过压减产量来实现,这是大环境。从小环境来看,在政策刺激下,国内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行情。如果非要定个时间节点的话,可能会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

供给将在与需求适配情况下小幅增长

❒汪建华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重要的一年,是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一年,也是钢铁行业经历阵痛的一年。

钢材价格走势与需求变化基本符合笔者此前的预期,但行业利润回落幅度比预期大得多。总体来看,钢材市场呈现出宏观情绪引发钢价震荡波动、政策调控增强需求韧性、要素禀赋决定钢企利润分化等特点。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23年钢材市场,笔者会选择“至阴则阳”——最暗的时候已经过去,向阳的日子即将到来。在笔者看来,2023年钢材市场运行的核心逻辑主要表现为:防疫政策和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海外滞胀、经济衰退;主动降低库存到被动降低库存的转换。国际方面,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一致性放缓,局部地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全球经济增长大概率不会超过2%,全球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仍将在收缩区间运行一段时间。国内方面,要争取实现2023年经济增长5%的目标,不排除有5%~5.5%的实际增长。从传统“三架马车”来看,要想实现5%的增长目标,必须进一步赋能,尤其是要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

具体来看,基建仍然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2023年,基建投资或将增长7.4%左右。房地产方面,2023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或将下降3%~5%。供需方面,2023年,我国钢材出口将出现较为明显的减量,国内消费有望小幅增长,供给端将在与需求适配的情况下小幅增长。原燃料方面,2023年,原燃料价格重心大概率进一步下移,铁矿石均价有望回落至108美元/吨左右,废钢均价将在3100元/吨左右,焦煤均价将在2400元/吨以下,焦炭均价将在2700元/吨左右。

除了钢市“至阴则阳”之外,钢价还将“有底无高”。2023年,钢材价格重心或许还会下移,但下降幅度将收窄。钢价有望呈现阶段性反弹,但相较2022年钢材均价而言,价格高点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

笔者对今年市场参与者的操作建议可以归纳为“2035”:“2”指“两全其美”,不仅要追求高质量发展,还要追求市场占有率的提升;“0”指“零容忍”,对违规产能“零容忍”,让先进产能去生产;“3”是“三个结合”,包括内外结合(双循环)、专业化和多元化结合、产融结合;“5”是“五个重点”,即产业链安全、风险防控、“双碳”目标驱动、极致效率提升、共同富裕引领。

来源:中国冶金报社